人心不是用来拿捏的,而是用来了解和顺应的。这是我个人的观点。因为没人想要自己被拿捏。心怀恶念的人,即便藏的再好,其不自然也总会被高手看出。真正的高手应该是诚信做事,诚心待人。
为什么买了《有官在身》这本二十年前的老书,说来可能容易引起误会,我是在看李新野的 博客 中了解到的(详见我的父亲李松坚)(不明白李新野此人逆天之处的,可以看他11.1号的博文。个人觉得他是一个活生生的很复杂的人。如果我们单单批判他的价值观,喊反对口号,而不知道这些价值观是为何产生的,不去了解、解读自己反面立场的事情,那批判就毫无意义)。
“他也很希望我能继承他的遗志,一直是这么教育我的。我计算机竞赛全国第二保送清华的时候,他非常开心,送给我一本书《有官在身》。他告诉我,你情商太低,要把这本书仔仔细细的读一遍,学习怎么让上级开心。”
他爹应该算是个老官骨了,这本书是二十多年前的人写的,比较地道。我个人认为以前的作者,尤其是00年代前后的,思想创作尤其自然和智慧。买这本书是纯工具理性的想法,想着自己研读一番,并不代表对相关人员的崇拜或喜好(我知道有些朋友是对这帮人有很大的洁癖)。
11.5到货了翻印,才发觉是一部小说式的文集,由很多位创作者编写。受众大致是男性官场人员。小说很简短好看,但不一定马上看懂,也不会直接言明道理。正如官场人情世故,需要自己动脑筋去琢磨。
第一章
讲的是如何升迁。
《黑吉他》
回忆一下,第一篇是《黑吉他》,从中我明白三个要点:
- 感谢要时常挂在嘴边,并且不能内心耻于道谢。展示 懂得感恩的心 ,哪怕你只是文中的“乞丐”,即,你是向别人(也许是你的领导)索求好处而无能力有任何回报。感恩的心本身就是一种回报。就像长者帮助潜力股的年轻人一样,短期不求回报,但给人长期人情积累的“收益”。
他头上裹着白条带,上书二字:感恩。每当有人驻足,他就停了歌声,道一声:谢谢您!若有人给了钱,他就加上一句:祝福您!他说谢谢或祝福时,不会停止吉他的弹奏。日复一日,经常过往的人,都记住了这个卖唱艺人:黑吉他。
“现在听我的,说,谢谢您!”黑吉他拍着手。
众乞丐齐声说:“谢谢您!”
黑吉他又说:“祝福您!”
众乞丐道:“祝福您!”
反复训练许久,突然有人笑了起来。黑吉他面色严厉,问:“笑什么?”
那人说:“觉得有些可笑。”
黑吉他说:“你觉得可笑,可以不入伙。”
众乞丐都望着发笑的人,那人立即靠墙站着,成了受审者。他害怕了,跪了下来,说:“不敢笑了”。
- 要少言才能树立威严,言多必失。
每天晚上九点半,厅长会到地下通道,交上一天的孝敬。
黑吉他只说:“来了?”
厅长双手递上钱:“谢谢您!”
黑吉他又说:“去吧。”
厅长忙低头说:“祝福您!”
漂亮女乞丐已不再乞讨,天天陪着黑吉他。有天晚上,收完最后一个厅长的孝敬,女乞丐说:“您就不能对他们多说几个字吗?”
黑吉他竖起一个指头,摇了摇:“不能说!”
- 敢于舍身帮助别人,不论对方是何种身份。
有天晚上,黑吉他想收摊了,他突然听到女人的尖叫。他没有多想,伸腿过去,绊倒了一个男人。
黑吉他再看看这女子,原来也是乞丐。
“兄弟,您做我们老大吧!”女乞丐说。
女乞丐的男人说:“我老婆说的,都是我们的意思。”
《离婚宴》
第二篇是《离婚宴》,从中总结几个点:
- 官场最重要的是展现自己仁厚的一面。何谓“仁厚”?即讲人情、重情义、慈悲大度、以德报怨。很多事情不是面子问题,而是别人对你形象的看法问题。
妻子出轨本是见不得人的私事,虽然并非刘明自身问题,但与人知道还是有损颜面、影响官场。但刘明摆离婚宴,说自己不够一个“好丈夫”,自己的原因才导致妻子嫌弃,并且承诺“会看在5岁女儿的份上再等王翠翠两年,如果王翠翠在外面不如意,随时都可以回家”,属于是以德报怨,宽容重情。大家纷纷觉得他是一个好男人,也让舆论优势归于自己。
离婚宴由局长毛四光亲自主持。仪式简单而热闹,先是刘明夫妻各述离婚的缘由,接着是亲朋代表对刘明夫妻岁月的回顾,然后是刘明夫妻各自表达对对方的嘱托和祝福,最后是毛局长总结,对刘明好一顿勉励和赞扬。刘明的讲话饱含真情,他说离婚只能说明自己丈夫的角色不成功,他不怨恨王翠翠,而且他会看在5岁女儿的份上再等王翠翠两年,如果王翠翠在外面不如意,随时都可以回家。这话说得满场欷款不已,弄得王翠翠也泪流满面,说话都颠三倒四。
还有“好聚好散”、“曲终人散”、“无怨无悔”、“如释重负”、“君子之交”。吃得大家心里酸酸的。
- 抓住领导的核心利益。通常来讲是领导身边的队伍、身边人的利益。 — 刘明的“计中计”
一天,局长毛四光和刘明在洗浴中心泡澡。局长说:“刘明呀,你可是把我哄了,一计两得,得了位子还得儿子!”刘明大笑:“这不都是您局长耳提面命教诲得好嘛!”局长摇头说:“我只教你一计,你却弄了个计中计,后生可畏啊!”刘明说:“局长,您别这么说,谁让王翠翠是您老姨的外孙女呢!” 两人大笑。
看见没有,其实上一点的引文就是“离婚宴由局长毛四光亲自主持”。局长其实才是刘明升迁的暗中主角。刘明的做法,不仅是对老领导教诲的尊重和实践、对自己利益的圆场,也是处处为局长作考虑,而且让局长能够避嫌,精明无如此人。
《领导的脚会数钱》
这篇文章很有意思,“脚会数钱”暗喻领导私下偷偷套利收钱的这种现象,这也是官场常态,对于大领导们来讲。领导数的麻溜说明这种行为轻车熟路。
同样我总结了几点:
- “不耻下问”。虚心请教领导不要有心理包袱,因为这种行为本质上也是一种拉关系的社交行为(类似于约饭聚会),更何况自己是学生,可以说自己只是为了“求知”,避嫌有意为之的攀附关系,领导也觉得有安全感。
老婆也学我的样子盘坐在地板上,可怎么努力,脚趾就是不听话,就是数不了钱。老婆问:“你们领导数钱时是不是有窍门儿?”我想了想说:“这个我不知道。”老婆立即建议:“你今晚就去领导家,向领导请教。“
我眼睛一亮:“对啊!”
这里有一个细节:
老婆提醒我说:“你要用我们自己家的钱数,绝对不能用领导家的。”老婆把一大脊钱塞进了我的包里。
我就这样回家了。回家前,我把钱全留下了。领导说:“你把钱带走。”我说:“反正还要来向你学习的,就留这里吧。”领导说:“那随你便了。”
- 跟着领导混,就能顺风起飞。
从那晚以后,我每隔两天去领导家向领导学习用脚数钱,经过九九八十一趟虚心讨教,上万次的练习,终于学会了用脚数钱。当然,我用脚数钱的速度还没达到领导的地步。直到三年后,领导退居二线竭力把我推上一线后,我用脚数钱的速度跟老领导一样快了。
为啥“用脚数钱的速度跟老领导一样快了”?因为坐在一样的官位上,猪都能起飞了,“得势了”。